王成树研究组受邀在Trends in Microbiology发表真菌—昆虫互作研究综述
9月29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成树研究组在Trends in Microbiology期刊发表了题为:Fungal infection of Insects: Molecular insights and prospects的特邀综述,系统总结了昆虫病原真菌分子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就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展望。
昆虫病原真菌是抑制昆虫种群的重要因子之一,已经记载的杀虫真菌种类达1500多种,分布于子囊菌门、虫霉菌亚门和微孢子门等7个门或亚门,不同种类的真菌存在专性寄生、腐生及寄主范围不同等特征。其中,子囊菌门的昆虫病原真菌种类最为丰富,在进化上同子囊菌类的植物病原真菌而非人类病原真菌的关系更近。
以白僵菌和绿僵菌等为代表的种类已经被开发成为环境友好的真菌杀虫剂,在世界范围达到了广泛应用;这些代表种类的致病机理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揭示了不同基因、小分子化合物及信号途径等调控真菌经昆虫体表感染的多步骤入侵过程,包括寄主识别、体壁穿透、免疫拮抗与昆虫血腔定殖等关键应答机制。近期的研究表明,昆虫体表微生物组介导的定殖抗性(colonization resistance)可干扰真菌的体表感染,从而将真菌—昆虫两者互作提升到多重互作水平,提高了微生物—动物互作机理的认知水平。
真菌—昆虫互作的机理仍有待深入研究,同植物病原真菌致病研究进展相比,效应蛋白介导“基因对基因”(gene-for-gene)的真菌—昆虫互作机制仍不清楚;真菌小分子化合物参与致病与免疫抑制的作用机理仍有待深入研究,挥发性小分子介导昆虫行为免疫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真菌感染将涉及与昆虫体表、体内微生物组的多重互作,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表观遗传调控真菌—昆虫互作的研究也有待深入。这些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便于回答和阐明真菌—动物互作的特有机制,也可以为环境友好的真菌杀虫剂的高效生产与应用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洪松博士为第一作者,王成树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及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trends/microbiology/fulltext/S0966-842X(23)00266-4
绿僵菌等昆虫病原真菌的体表感染过程与致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