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坚守在田野40年,与水稻顽疾死磕,让水稻获得了“癌症”持久免疫力 | 最美科技工作者·何祖华
“今天太热了!天气预报说有雨,可千万别下大了……”
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相约去他位于松江的试验田看看的日子正值小暑,他和学生们6月13日亲手播种的种子已经长成了秧苗。
八九点钟,太阳已经火辣辣的,何祖华一上车就关心起天气,惦记着一早就赶去田里的学生们,也担心插下的秧苗会遭到大雨。
一路聊着他的水稻,惋惜着今年因为疫情错过了4月的那轮播种。忽然理解,为什么每年招研究生,何祖华的第一个问题总是:是否真正喜欢农学,真正喜欢作物?
是热爱,让他辗转不同山区病圃、坚守在田野40年,与水稻顽疾死磕,让水稻获得了“癌症”持久免疫力。
如今,这位2022年度上海最科技工作者,除在《科学》《细胞》《自然》等刊物发表多篇重要论文外,还将研发的广谱抗病基因无偿提供给多个种业公司和育种专家,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取得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坚守初心,与水稻病害斗争到底
何祖华来自农村,对水稻病害危害深有感触。因此一开始硕士学习,他毫不犹豫选择研究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性。期间有两件事让他更加坚定了与稻瘟病做斗争的决心。
1983 年 10 月,何祖华跟随导师申宗坦教授前往浙江桐庐山区观察稻瘟病情况,只见大部分水稻品种遍地枯萎、颗粒无收,这一幕让他触目惊心。
当年 11 月底,何祖华又跟随师兄前往当时还在福建三明农科所工作的谢华安院士在尤溪的育种基地,大片大片的稻瘟病危害像针尖一样扎在他心上,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培育出最抗病的种质资源。
他为此大量收集抗病材料,建立了病圃自然鉴定、田间注射接种和温室喷雾接种“三位一体”严格的抗病性鉴定流程,发掘优良抗病资源。
为了使抗病鉴定更精准,他与师兄一起建立并完善了给水稻“打针”的注射接种方法,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虽然大汗淋漓、腰酸背痛,但大大提高了研究精度和科研的质量。
“做基础科研一定要与应用需求结合,否则就成了自嗨!”
庆幸的是,何祖华的这些坚持都是值得的,他带领课题组发现了目前最抗病的水稻基因如 Pigm 等,已被隆平高科、荃银高科、中国水稻所等 40 多家育种单位应用并审定多个新品种,抗病新品种已累计推广超过3500万亩,基本实现了广谱持久抗稻瘟病,并降低了农药的施用,取得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应。
植根农业,常年奔波田间地头
“做作物抗病遗传育种研究,光在实验室进行理论研究不行,必须扎根到田里去。实验室做出的结果,必须要到田里去验证!”
何祖华说。
抵达松江试验基地,何祖华第一件事儿就是换上雨鞋,带上草帽。在试验田里,他和学生们一起,像当地的农民一样劳作。
看到试验田里一根根纵横交错的丝线,每把秧苗上都插着标牌,写着各种数字,记者不禁好奇。
何祖华解释说,农民都是大面积播种,一把一把地插秧。我们播种是一粒粒种,秧苗也要一株一株插。拉上线,有了标尺,纵、横间隔整整齐齐,为了防止麻雀搞破坏,还得拉上防护网。水稻插秧标牌就是他们的“身份密码”,谁种植下去,上一代‘父母’是谁、要考察什么性状……一查就知道了。
“工作做扎实细致才不会出错,如果弄混或弄错,很可能会浪费一季时间。”
课题组的李群从2001年就开始和何祖华一起共事,敬业、爱学生是他为何祖华贴上的两大标签。
“他非常敬业,没有什么工作日和周末、节假日的概念。早上8点左右到实验室,晚上九十点回家。遇到重要的水稻节点,必须亲自去田间。”
何祖华曾一年三季奔波:4 月在杭州播种,7 月收获后马不停蹄转到厦门天马镇做水稻翻秋,到冬季转到海南陵水。那时绿皮火车、客轮和长途汽车是主要交通工具,有时一坐硬座就是 30 多个小时,再转轮船 30 个小时到海口。
为了不错过水稻季节,他有时就在海南基地过年。曾经有一年为了避开水稻检疫性病害—细菌性条斑病,他先把材料种到广西南宁西塘做研究,再带上收获的种子通过层层转车和轮船,花了整整 5 天时间到达三亚的羊栏镇种植。为了能及时观察水稻的抗病性和完成杂交选育,他在羊栏镇的一个农药仓库住了整整 3 个月,为课题的顺利开展获得了至关重要的数据与南繁种子。
把热爱和坚守的科学精神传递下去
近10年何祖华开始主攻稻曲病,希望再过5年能够把它攻克。
“稻曲病发病快、危害大,水稻一旦染上,稻米就会产生毒素。只有搞定了稻瘟病和稻曲病,水稻的稳产优质才能得到保证。”
这种学农爱农,把成果留在田里的科学精神是他科研不断有重要产出的基础,也是他培养优秀学生的法宝。
烈日下的稻田里,弯腰劳作的年轻人脸上流淌着汗水、粘着泥土,却朝气满满,偶尔也会互相打趣。
来自西北的小焦,是上科大的在读研究生。跟着何老师学习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水稻。她说,每到插秧季,何老师都会亲力亲为地来指导学生们,每个人跟着老师学习都会学到很多,成长很多。
“至于说我们这群年轻人为什么会在这么炎热的天气,还愿意跑到稻田里,弯着腰亲手播种、插秧,那是因为每当看到这些秧苗,想起我们的努力能为我们的农业做出一定的贡献,我们的成果已经用于育种,就充满了动力。”
小焦说,能完成自己梦想的同时,还为国家做出贡献很幸福。
“何老师一直坚持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田野上’。梦想和热爱就是我们坚持的动力,保障粮食安全对于保障人民食品安全而言是重中之重。何老师对待这些秧苗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而这些秧苗,对我们而言就是未来。
文章链接:https://static.zhoudaosh.com/A2D39FA0B484E44A2BFF89D7C1CD4DDCA27F3C1922DE009E8F6ED33EF3FA98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