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广播】酷暑下,水稻田里的科研现场更加火热
田间地头,始终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天然实验室”。炎炎烈日下,在上海松江区泖港镇五厍农场,“2022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何祖华带领学生驻扎在稻田里,抓紧培育水稻新材料,端好老百姓的“饭碗”。请听报道:
“秧苗拔的时候是这样一根一根拔的,插的时侯要一株一株去插。大家可以看到,(性状)已经不一样了,你看,这株就特别长,它里面基因就不一样了……”
拔秧、捆扎、挂牌、插秧……临近中午,年近60的何祖华冒着38℃的高温,带着10多位学生来到有些烫脚的稻田水中。这里种着10000多种来自海南南繁基地的水稻新材料,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的早稻季节已经错过了,得快马加鞭赶上。
“我们这个秧苗是6月13号播种的,现在插秧,大概到8月底很多性状都看得出来了,然后到10月份收获,然后就带到海南岛(再培育下一代)。我们主要是做抗病,看它以后的抗病性好不好。假如非常好的话,那就给育种家基因的资源,他去做杂交,做育种。”
我国每年因稻瘟病发病直接损失的稻谷超过30亿公斤,为找到一种长期有效的抗稻瘟病办法,从1983年进入硕士生导师、我国著名水稻遗传育种专家申宗坦的课题组,一头扎进水稻抗瘟性遗传育种研究。水稻抗病研究需要到稻田用注射器给水稻接种病原,就像人们打防疫针一样,然后观察发病情况,找到具有优良性状的目标株,再进行多次杂交、回交、筛选……在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材料”后,再到不同的地块去进行“自然鉴定”,并在遍布全国的不同条件的病圃基地试种。学生们也早已习惯了跟何祖华一起踩在试验田里和当地农民一样劳作,从“不识五谷”成长为年轻的水稻病理专家。学生焦方园说:
“看到这些秧苗,何老师对它们像对孩子一样。我们对它就像看到未来一样。因为保障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希望通过我们自己的材料去发现水稻的抗病机制,对农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何祖华在水稻育种领域耕耘了40年。2006年,他和团队鉴定出一个几乎能对抗稻瘟病所有变异病菌的基因位点Pigm,随后又花了10年时间,系统解析出这个位点的作用机制,为水稻铸就最强“抗癌”屏障开辟出一条新路径,成果也发表在了著名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团队还将研发的广谱抗病基因无偿提供给多个种业公司和育种专家。目前,使用该基因的抗病高产新品种已累计推广3500多万亩,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取得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现在,何祖华团队又将目光投向了水稻的另一种疾病——稻曲病。染病的成熟稻穗上会长出密密麻麻的黑色菌块,对人有害的物质会侵入到稻米中。最近,何祖华团队基本找到了稻曲病的抗病基因,进一步的研究也到了关键阶段。
“发掘抗(稻曲)病基因,我们已经做了10年了,现在应该有进展。我们今年一定要把它做出来。假如这个成功的话,对育种家来讲又是一个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