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宗洛,植物生理学家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30年获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部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植物生理学创始人之一。早年研究氢离子浓度对细胞原生质胶体性质的影响;植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吸收及各种金属离子对植物吸收铵离子、硝酸根离子的影响研究,发展了植物氮素营养生理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植物组织培养、微量元素、生长素的研究;水分生理、抗性生理、辐射生理的研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参加苏北沿海盐渍对造林的影响、西北地区干旱与盐渍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华南橡胶树北移问题的考察研究,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1978年10月26日逝世。
|
|
殷宏章,植物生理学家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2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3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发现了对植物突然改变光强、光质时,光合作用也发生瞬间变化,为表明光合作用有两个光化学反应系统的先驱,参加领导了抗菌素的生产和研究;1959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光合作用实验室,在光合作用磷酸化的机理,尤其是其中高能中间态的存在和性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利用自己发明的组织化学方法,弄清了磷酸化酶在植物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又证明植物体内存在磷酸化酶,而光照下由糖变淀粉的过程是与磷酸化有关的。1992年11月30日逝世。
|
|
沈善炯,微生物生化和分子遗传学家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42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1951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早年从事抗生素和微生物生化的研究。发现金霉素在分解已糖时戊糖循环的运转与金霉素的合成有关,从而提出提高金霉素产量的理论;研究链霉素生物合成过程中,证明鸟氨酸循环的作用,精氨酸是链霉素分子链胍部分胍基的来源,发现这种精氨酸和链胍之间的转脒基反应受时态控制。研究糖代谢时,在大肠杆菌中发现甲基乙二醛合成酶,指出已糖可由3-磷酸二羧基丙酮经甲基乙二醛而形成乳糖的支路进行代谢;在链霉菌中发现D-木糖异构酶,有助于国际工业微生物界对葡萄糖异构酶的研究和应用。70年代以来,研究细菌固氮基因的结构和调节;80年代起着重研究根瘤菌和宿主植物间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关系。2021年3月26日逝世。
|
|
沈允钢,植物生理学家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50年代,进行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转化的研究,证明-淀粉酶可通过迅速分解引子淀粉而影响磷酸化酶合成淀粉的能力,否定了国外文献中认为有直接抑制作用的观点;60年代初开展光合作用机理的研究工作,发现了光合磷酸化过程中高能中间态的存在,提出高能中间态有多种存在形式及偶联因子的变构不同会影响高能中间态的散失和偶联效率。其后又进一步研究能量转化功能与膜结构的关系,光合机构的运转及其调控等。曾任室主任、所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热带、亚热带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和光合作用项目中国区域中心负责人。
|
|
施教耐,植物生理学家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福建晋江人,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是我国植物呼吸代谢光合碳代谢学科带头人之一。在光合碳代谢中关键酶的结构功能和调节特性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在植物酶的调节机理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指出油料籽实中HMP途径的增强,三羧酸循环和乙醛酸循环间的消长在脂肪酸合成中有着重要意义,并首次报道油菜籽实中有一内源抑制剂对HMP途径起着调节作用;在C4植物PEP羧化酶结构与功能研究中,证明酶存在着多构象状态并对酶的二级结构特性、亚基的空间排布、亚基的解离聚合以及酶的多调节位点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成功地筛选出两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2018年11月24日逝世。
|
|
尹文英,昆虫学家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河北平乡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研究员。早年从事鱼类寄生虫和鱼病防治的研究。1960年后系统地进行原尾虫的分类、形态、生态、胚后发育、生物地理、比较精子学和亚显微结构等研究,记述我国原尾虫164种,其中141新种,18新属和4新科,提出原尾虫系统发生新概念,并据此建立了原尾纲新的分类体系,1999年出版了《中国动物志:原尾纲》。1985年后,主持和推动土壤动物学的系统研究,联合60多位学者在6个气候带完成土壤动物组成(3千多种)、变动规律及其在土壤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等试验研究,其结果主编写成《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和《中国土壤动物》等专著。2023年12月28日逝世。
|
|
洪孟民,分子遗传学家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1960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曾参加金霉菌生理与生化的研究,为金霉素的高产提供了理论依据;阐明了芽孢杆菌属细菌氮同化的主要途径;分离了两种带抗药基因的转座子,弄清了它们的分子结构、变异机理与转座方式;从致病性大肠肝菌中克隆了K88与K99两种伞毛抗原基因,制成能有效防治仔猪黄痢病的基因工程菌;证明CMS水稻中存在着18kb长的双链RNA分子;将玉米转座因子Ac引入水稻细胞,并证明它可在水稻细胞中转座;从粳稻、籼稻与东乡野生稻中分别克隆了负责在胚乳中合成直链淀粉的蜡质基因,测定了全序列;在其内含子中发现了转座子样结构;阐明胚乳中直链淀粉的含量与蜡质基因转录后调控有关。2012年11月13日逝世。
|
|
许智宏,植物生理学家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69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1979年8月至1980年9月在英国John Innes研究所应用遗传学系任访问学者。1980年9月至1981年9月在英国Nottingham大学植物学系任访问学者。1992年至1999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1999-200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工程的研究,专长于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激素在细胞分化发育中的作用机理以及植物细胞的遗传操作。他发展了利用幼根、未成熟胚等分离和培养原生质体的技术,首次由大豆、花生、毛白杨等15种重要作物和林木的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由大麦花药培养中发现的密度效应,证实花药中存在促进雄核发育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植物进而揭示了花药绒毡层中的吲哚乙酸代谢在花粉胚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生长素及其极性运输的研究中,首次揭示了生长素极性运输在胚胎发育和叶片两侧对称生长中的调控作用;通过导入生长素结合蛋白(ABP)基因,由转基因植物原生质体跨膜电位的变化及原生质体培养的结果,为ABP的生理作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发现脱落酸(ABA)促进石斛、建兰等兰科植物的离体成花,为ABA参与诱导花芽形成提供了依据。他为推动和发展我国的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工程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
|
赵国屏,分子微生物学家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2年获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学士,1990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现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和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微生物代谢调控以及酶的结构功能关系与反应机理,开发相应的微生物和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主持若干微生物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完成对重要致病菌?问号钩端螺旋体的全基因组测序和注释,鉴定若干关键代谢途径和基因功能,为深入研究致病机理提供新的思路。主持SARS分子流行病学和SARS冠状病毒进化研究,为认识该病毒的动物源性及其从动物间传播到人间传播过程中基因组、特别是关键基因的变异规律奠定了基础。
|
|
陈晓亚,植物生理学家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学系,1985年在英国里丁(Reading)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棉花基因组协调委员会(ICGI)委员等职。 长期从事植物次生代谢和棉纤维发育研究,早期曾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对植物倍半萜代谢,尤其是棉花和青蒿萜类生物合成及调控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克隆鉴定了棉酚合成途径一系列酶和调控因子基因,并将棉花漆酶用于环境修复。通过对棉纤维发育相关转录因子的分析,鉴定了调控基因并提出其内含子起重要作用,为揭示棉纤维和植物表皮毛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做出了贡献。在植物microRNA领域,发现激素和miR160通过生长素应答因子控制根尖顶端细胞分化和根冠形成。
|
|
林鸿宣,作物遗传学家 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3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1986年、1994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任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研究员,现任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水稻重要复杂性状遗传机理研究。尤其是在水稻抗逆(耐盐、抗旱)以及产量性状遗传机理与功能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成果。发现了多个控制水稻抗逆和产量性状的重要新基因,并深入阐明它们的作用机理,加深了对作物性状分子遗传调控机理的认识,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为作物分子育种提供多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基因。
|
|
韩斌,分子遗传学家 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1988年在广西农学院(现广西大学)获得分子遗传学硕士学位,1992年在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水稻的基因组学和数量遗传学研究。完成了对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和综合分析,开创了水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体系,系统研究了栽培稻的起源和驯化过程,发现并鉴定了多个控制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为水稻遗传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
何祖华,植物病理学家 202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3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1986年在浙江农业大学获得植物遗传育种学硕士学位,1996年在浙江农业大学获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任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植物病理学和抗病育种研究,在植物广谱抗病机制及育种应用、抗病与生长发育互作等方面取得系统性成果,成果被广泛应用并大面积推广,为植物病理与抗病育种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