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研讨会

    1. 报 告 人:连红莉
     报告题目:水孔蛋白在稻避旱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2. 报 告 人:梁婉琪
     报告题目:拟南芥中参与叶片近远轴极性建立的基因与基因家族
    时 间:2005年9月5日(周一)下午2:00
    地 点:所新综合科研楼113会议室
    
     望广大研究生准时参加! 欢迎其他人员参加!
     请研究生导师督促学生参加生命科学研讨会。
    
    
    
    附:摘要
     水孔蛋白在稻避旱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连红莉
    水分参与了植物从种子萌发到衰老死亡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如果植物所处的环境缺水,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要受到影响或抑制。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有共质体和质外体两种途径。在共质体运输中,水分需跨膜运输。水孔蛋白是存在于细胞质膜或液泡膜上的MIP家族,能促进水分的跨膜运输。因此,水孔蛋白可能在水分的长距离运输和胞内渗透压的调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从而参与植物的抗旱反应。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全球有一半人口以水稻为主食。然而,稻种植耗水量很大,干旱是引起水稻产量下降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稻抗旱性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稻可分为旱稻和水稻。一般来说,旱稻以避旱为主而水稻以耐旱为主。5-6叶期旱稻和水稻水培,20%PEG处理后, 旱稻和水稻的蒸腾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旱稻较水稻下降得明显。同时旱稻的叶片明显萎蔫。而水稻根的渗透势下降较旱稻大。而这一结果与旱稻具有避旱的抗旱机制,水稻比较有耐旱能力一致。PEG处理后,一些旱稻和水稻根的水孔蛋白的表达模式明显不同。旱稻根在胁迫条件下,OsPIP1.2,OsPIP1.3,OsPIP2.1和OsPIP2.5的表达显著增加,水稻根这些基因的表达变化不大。同时发现,旱稻根的ABA含量较胁迫前增加了近16倍,而水稻根的含量仅为处理前的1.9倍。外源60uM ABA处理后,旱稻根的OsPIP1.2和OsPIP2.1的表达明显增加,而水稻的响应不如旱稻。在胁迫条件下,同时加入ABA合成抑制剂处理2 h后,旱稻和水稻根的ABA含量基本与处理前相同。同时OsPIP1.2,OsPIP1.3和OsPIP2.1的表达基本不变。由此我们认为ABA可能通过诱导一些水孔蛋白的表达,间接参与了植物的避旱反应。
    
    
     拟南芥中参与叶片近远轴极性建立的基因与基因家族
     梁婉琪
    极性即不对称性的建立是植物叶片原基起始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叶片的极性包括基顶轴、近远轴和中侧轴三个方向的极性,其中近远轴极性的建立最为重要;近远轴极性的丧失通常使其他两个方向的极性的建立也受到影响,使叶片发育受阻,影响的程度依赖于近远轴极性丧失的程度,最严重的情况下叶片完全不能展开变成辐射对称的棒状结构。虽然对近远轴极性建立的机制还未完全阐明,但目前已经发现多个参与近远轴极性建立的基因和基因家族。在拟南芥中,参与叶片远轴面特征建立的基因家族包括YABBY基因家族和KANADI基因家族,而参与叶片近轴面特征建立的基因和基因家族包括HD-ZIP III基因家族、AS1基因、AS2/LOB基因家族和Argonaute基因家族。这些家族的成员大多都具有特征性的表达特征,它们功能受损都会导致叶片近轴面或远轴面特征不同程度地丧失。这些基因和基因家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网络调控体系,共同参与植物叶片的极性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