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与营养健康”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湖州召开

      2016年6月10-12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合作项目“植物代谢组与人类营养健康的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在湖州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召开了以“农业供给侧与营养健康”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会议由许智宏院士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以及来自营养健康、农业经济、植物代谢等研究领域的30位专家出席了会议。

      陈晓亚院士首先介绍了研讨会的背景和目的。当前,我国农业面临“三量齐增”和“增产不增收”的严峻问题。农业结构性矛盾导致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并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研讨会结合前期“植物代谢组与人类营养健康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围绕膳食结构与营养健康、农业供给侧与互联网、植物功能基因与生物强化、植物代谢组学等四个方面展开了学术讨论。

      在“膳食结构与营养健康”专题,浙江大学王福俤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食品所王竹研究员、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熊燕研究员、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化所周志华研究员,以及中科院西北高原所索有瑞研究员分别就居民营养健康的政策管理,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汇报。

      在“农业供给侧与互联网”专题,中国农业科学院万建民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一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许文平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张振贤教授、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旭光教授分别通过“关于水稻从功能基因组到育种的思考”揭示了我国农业育种领域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的内涵、问题,并以果麦套种模式、蔬菜产业和“互联网+”为例,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思维、新思路。

      “植物功能基因组与生物强化”专题,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张春义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黄三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王瑛研究员通过介绍“玉米籽粒维生素E含量的遗传结构和关键基因克隆”、“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瓜类作物枯萎物质的合成与调控”、“药用植物的基因发掘和利用”等各自的研究方向,对“生物强化与营养需求型农业”进行了讨论。

      “植物代谢组学”专题,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漆小泉研究员和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罗杰教授分别介绍了“基于液相色谱的生物信号识别与定量”、“代谢组学多样性研究的方法”,对植物代谢组学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

      许智宏院士总结指出,农业供给侧的市场需求与国家战略需求的矛盾,以及构建营养健康导向型的农业供给侧体系是农业供给侧与营养健康领域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植物代谢组与人类营养健康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实施两年以来,已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2016年内将完成相关书稿的撰写和出版工作。接下来,项目组将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这个重大主题,从居民营养健康角度,纳入营养驱动型农业、“互联网+农业”等理念,通过学部的战略决策咨询报告,为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出具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