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2019年度学术年会成功举行

       2019年5月30-31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2019年度学术年会成功举行。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全体研究组长、部分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职能部门与支撑部门人员等400余人参加了会议。研究所老领导许智宏院士、汤章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院士,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生命科学处王力为副处长等应邀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研究所所长韩斌院士主持。王力为副处长首先致辞,他表示很高兴能来参加本届学术年会,希望借助这次机会,进一步了解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并鼓励研究所充分利用B类先导项目和深化改革释放的活力,持续不断的做出原创性、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

       韩斌所长做年度工作报告,分别从创新成果产出、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环境完善、资源配置优化、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总结了一年来研究所的工作进展。他指出,研究所将进一步围绕“率先行动”计划要求,紧紧抓住事关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卡脖子问题,积极探索实体化中心的机制体制改革,以旺盛的活力持续不断地做出国际一流的科研工作,产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努力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与重大成果策源地,争取早日实现建成国际一流科研院所的发展目标。

       本次年会邀请了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曹晓风院士做特邀报告。曹晓风院士以“高等植物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为主题,详细介绍她实验室如何以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为模式,发现植物中首个组蛋白H3K27去甲基化酶REF6,提出REF6与LHP1共进化的理论,并进一步揭示组蛋白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调控基因表达和维持转座子活性的分子机制。报告内容精彩丰富,激发了与会人员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交流。

       会上24位研究组长(包括2位新研究组长)分别介绍了目前来研究组主要工作进展和今后工作设想,每场报告都吸引了与会者踊跃提问。经所学位委员会评选,来自植物逆境中心的曹珉同学获得本年度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并受邀作了学生报告。年会还设置了学术墙报交流环节,围绕各研究组提交的63份墙报,参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许智宏院士认真听取了年会的每个报告,充分肯定了研究所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他表示研究所要继续做好基础研究,尤其在植物-昆虫-微生物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方面,研究组之间要密切合作、团队攻关,不断推进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科交叉集成。同时,研究所要借助目前的良好势态,进一步将基础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研究相结合,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各类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提下促进科学研究、创造重大成果,并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对于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要加强引进和培养力度,探索优秀人才的成长机制和服务模式,大力营造有利于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为研究所科技创新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研究所的科技发展和科研竞争力的提升释放更大创新潜能。

       最后,党委书记郭金华作会议总结发言。他代表研究所领导班子对参会领导、相关科研人员以及会议组织者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研究所今天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研究所和谐良好的科研环境与创新进取的文化氛围,也离不开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传承下来的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这需要一代代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奋斗,最终推动我国分子植物领域研究走在世界前列。率先行动、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不忘初心。今后,研究所领导班子将继续齐心协力,以法人化建设为契机,不断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凝聚一流创新科技人才、促进重大原创成果产出,为跻身国际顶尖的分子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努力前行。

       本届学术年会为了让不同园区的师生都能及时参会,共设立了4个会场并进行会议直播,其中枫林园区2号楼为主会场,1号楼、漕宝路园区以及辰山园区设立了3个视频分会场,采用“1+n”的直播模式,扩大了会议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增加了多个会场之间的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