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一年7篇论文登上国际三大期刊 这家科研机构的创新秘诀有哪些?

在上海的科研圈子里,提起2021年的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放了大卫星了!”

这是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从这个只有70多名研究组长(PI)和600多名研究生的基础科研机构里,诞生了7篇发表在国际三大顶级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的论文。

在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韩斌看来,对基础科研持续的支持,对年轻科研人员有效的帮助,对研究领域十年磨一剑的坚持,以及将宽松、竞争、合作有机结合的科研氛围,是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在2021年大放异彩的“密码”。

持续、稳定的基础研究支持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韩斌认为,对于基础研究的支持不在于投入一大笔经费,而在于持续的稳定支持。“关键是不能断线。”他说,“与动辄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应用研究投入相比,基础研究的一个项目一年可能只需要100万元,但需要持续支持几年。”

在过去5—10年里,分子植物卓越中心聚焦植物生理发育、遗传技术,以及与环境互作的重大科学问题,面向现代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了一系列前沿的开创性系统工作。

在竞争激烈的基础科研项目中,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收获满满。在国家自然基金委牵头的5个生命科学领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里,中心承担了其中的2项。这个持续支持10年、每年400万元的项目,能够让科学家心无旁骛地开展科研突破。

而在中科院先导专项的评选中,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得到了一笔2.5亿元的支持,专门用于做植物相关技术研究。韩斌说:“这个项目支撑了中心的基础研究基本面。”而持续、稳定的支持,也让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对于科研人才具有了强劲的吸引力。

让新PI快速进入赛道

2017年,辛秀芳研究员入职时,是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当时最年轻的PI。事实上,在选择回国的科研单位时,辛秀芳也收到了好几家单位的邀请函,最终选择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是因为与这里“气场相投”:“在这里,我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科学问题,而不必花大量时间去申请经费,这对一个新研究组开始几年的成长挺重要的。”

在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经费是向新加入的PI倾斜的。“中心的资金很少支持资深PI,基本都用来支持新PI。”韩斌透露,每位加入中心的PI可以获得5年800万至1000万元的稳定经费支持。此外,新PI在头两年还能获得每年2名研究生,此后3年获得5位研究生的加入。由此,可以帮助新PI迅速组建研究团队、购置实验室设备,尽快开启科研工作。

在开启研究的头5年里,中心对新PI没有考核。5年后,一个国际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将对新PI进行考核,他们打出的分数占据了最终分数的80%。另外,20%的分数来自所里的评估。评估不合格的PI团队,面临着关闭和淘汰的命运。而新PI的工资也将与评估相挂钩。“尽管在5年里,我们没有有形的考核,但无形的压力一直在推动我们不断前行。”辛秀芳坦言,“隔壁的研究组又发表了一篇好文章,就是对我们自己最好的鼓劲。”去年,她的论文登上了《自然》杂志,成为其他研究组的新动力。

20多年坚持成就顶尖科学家

在视频中,何祖华研究员头戴草帽,从水稻田里抓起一株水稻,仔细地观察性状。这位农民伯伯一样的科学家,去年分别在《细胞》《自然》发表了水稻广谱抗病新机制的重大进展。

取得这样傲人的成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何祖华在过去20年多年里,一直专注于作物与病原菌领域的研究。“基础研究也要时刻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中国人把饭碗稳稳端在自己手里,尽自己的一份力。”何祖华的话掷地有声。

相比模式生物,水稻生长周期长、性状复杂多变,对于抗病基因了解不足。何祖华却一直沉浸在这个难以很快出基础研究成果的领域。在2010年到2015年,研究团队没有重要论文发表,他依然按照水稻的节奏来研究,直到2021年迎来了大爆发。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研究成果已无偿应用于2000万亩以上水稻,基本实现了广谱持久抗稻瘟病,并降低了农药的施用。

“何祖华在他的领域已经是一位顶尖的科学家。”韩斌说,“我们可以期待他每个两三年都会有一些重要的突破。”

食堂谈话带来的科研突破

还没跨入不惑之年的张余研究员,是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去年7篇CNS论文的最后一篇的通信作者。“中心给了科研人员非常宽松的科研环境,我们能够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领域,不用去追热点。”他说,“我更喜欢研究组之间的合作氛围,尤其是资深PI对于年轻PI的帮助。”

事实上,张余研究的转折来自一次未曾设想的食堂午餐谈话。“我们要从植物中分离纯化一种含量极少的蛋白质,在3—4年里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办法。”张余说,“有一次,我和中心的王佳伟一起去食堂吃中饭,就聊起了我遇到的问题。他建议我可以采用他们研究组的一套全新实验体系。”结果出乎意料地成功:在欧美科学家之后,中国科学家破解了地球真核生命中的第四种RNA聚合酶结构,并向着最后一种聚合酶结构的目标前行。

“国外顶尖科学家很多时候并不关心有多少钱,而在乎成果究竟有多少科研价值。”张余坦言,“如果年轻科研人员为了收入、为了房子,在不同单位之间跳来跳去,最终消磨的是宝贵的科研时间。”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而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正在成为植物科学源头和上海科创中心策源地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

文章链接:https://www.shkjb.com/content.html?id=219855